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设计。
对中小学课程教材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进行统筹设计和科学安排,明确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载体形式、学段和学科要求等。中小学课程形成了以统编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的“3+2+N”学科结构安排。
2.以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为重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教育。
语文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主要载体有汉字、书法、传统节日等;道德与法治鼓励学校开展传统节日、服饰、建筑等交流展示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注重通过让学生了解甲骨文、都江堰工程、“四大发明”等,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艺术引导学生欣赏剪纸、皮影、年画等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体育与健康专门设置“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课程内容;物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器、铁器制造技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马工程重点教材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美学史》《中国戏曲史》等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中,结合各学科实际,从历史、文学、美学等不同角度,系统阐述中华优秀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脉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宝贵经验。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高考。
重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命题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近年来,注重通过多种形式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
1.中小学外语课时占比低于语文等学科。
外语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各科目课时比例为: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外语6%-8%,等等。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普通高中外语必修学分课时比例约占必修总学分课时的7%。外语课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
2.根据中央要求确定外语考试比重。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现阶段外语统考安排是按照中央对高考改革顶层设计确定的。
根据安排,2022年四川省省专科补录的志愿填报时间为9月20日9:00至22日12:00,投档录取时间为9月23日,具体的志愿设置情况如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全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于2022年12月7日-8日举行,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选课报名工作统一安排在2022年...
近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和艺术类专业术科统考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了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等。
2014年,山东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经过不断的改革,山东省已经在分类考试招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实现了“七...
今年是首届高职扩招学生的毕业之年,自2019年以来,高职(专科)院校3年累计扩招413.3万人,但是根据调研发现,与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相比,专...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而目前...
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截止...
根据预测,机器人技术、物联网、生物技术等,这些是未来的增长领域,也就是“铁饭碗”。新材料专家、新能源工程师或大数据计算机科学家也将会受到重视...
一般来说,被社会普遍认为是铁饭碗的职业有警察,医生,公务员,教师等,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从长远考虑,选择类似相关的专业。
全国各普通高校在渝共录取考生29.7万人,较去年增加2.2万人。其中,专科录取17.2万人。
全国各普通高校在渝共录取考生29.7万人,较去年增加2.2万人。其中,本科录取12.5万人。
全国各普通高校在渝共录取考生29.7万人,较去年增加2.2万人。其中,本科录取12.5万人,专科录取17.2万人。
2022年安徽省高考录取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今年安徽共有50.44万考生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其中专科生共录取考生26.78万人,较上年有所增长...
2022年安徽省高考录取工作已经顺利落下帷幕,今年安徽共有50.44万考生实现了大学梦,其中本科生共录取考生23.66万人,较原计划增录28...
2022年安徽省高考录取工作已经顺利结束,今年安徽省高考共录取50.44万考生,那么各批次录取人数分别是多少呢?小编为大家整理在下文中了,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