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途网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仿真试题【附答案】

王秋阳2019-05-15 09:41:32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仿真试题【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9分)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里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

    斯坦福大学专家来沃尔•哈斯蒂也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而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而乔治•梅森大学专家瑞贝克•高尔丁则提出“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

    由于“大数据”炙手可热,数据的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也成为噩梦,全球各地不时发生的个人信息被盗,可被看做“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生活的伤害,而“维基泄密事件”则提醒强力部门和各国政府,“大数据”的魔力同样会对强者构成威胁。

(《国际先导报》2013年7月5日,有删节)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险大数据”的内容的一项是     

A.“所有数据的汇拢”使随机抽样中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变得不重要。

B.如果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会可能导致“灾难性大数据”出现。

C.“大数据”理论需要海量数据都是以事实作基础,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都是真实的。

D.“大数据”一旦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不但对个人生活,甚至对各国政府都会带来伤害。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阐述,不符合愿意的一项是     

A.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固然给你带来方便,但数据的流失、泄露和被人私下买卖,也可能成为你的噩梦。

B.“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传输的网络服务,赋予了“大数据”的商业资本价值。

C.“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收集者不负责任地“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

D.“大数据时代”根据“是什么”来下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里动机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与传统的随机抽样相比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化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更精确、更有预见性的结论,数据的搜集、归纳和分析也变得方便起来,因此,传统的数据抽样的准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等要素的地位有所降低。

B.“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就是说在“大数据”中找自己需要的小数据,这就需要使用者耐心、细致地去寻找,需要顽强的毅力。

C.数据提供者提供的数据有时不够全面,搜集者有个人的偏见和筛选角度,往往导致“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以至得出的结论似是而非,好像都是正确的。

D.适应时代发展,提醒人们小心应对“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运用上趋利避害,这是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对人们的告诫。

2.(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

曹文轩

    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下,体系者的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而非体系者由于观点之间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往往矛盾百出,到处可见漏洞。黑格尔等的体系一丝不苟、密不透风,自然无懈可击。他们的体系也许是反动的,但就体系本身而言,我们不可指望能以用它的矛戳它的盾的路数将其击毁。数学般的演绎,杜绝了这种可能性。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内部,而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非体系者则必然常常陷于以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的尴尬处境之中,他们被粉碎,只需自己的力量就足矣。

    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但一个思想完美者在进行学说的创造时,总会自然生发出体系,甚至连那些反体系的人都生发出了体系,如尼采。

    没有创造体系的人,是不可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位置的。他们曾经因为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一些切中时弊的观点,一些很让人过瘾的俏皮话,也在短暂的时间中被人们注意过,但终因他们只是只言片语的玩闹,使人们对他们失去了耐心,或因人们终于觉察到他们在学识上与体系者不可匹敌,而被遗忘了。而那些创造了体系的思想家们、美学家们,却因为他们完整庄严的学说,被人们记住了。

    体系有助于人类思维的严格训练。人类的一般思维有着种种毛病:浮光掠影、混乱、含糊、自相矛盾……因此,一般思维少有成效。创造了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们,是在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出现的。体系正是这种严格训练的结果。

(节选自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系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其中有多少观念,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体系的引力之外。

B.体系和非体系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理论建设存在着并列关系,后者的理论存在着母子关系。

C.非体系者他们的思想中也有许多闪光点,但因为他们的知识只是无数个不接壤的点,也就意味着那个人的知识方面很稚弱和生疏,没有形成体系。

D.非体系者的观点之间由于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所以他们必然常常陷于矛盾尴尬的境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你在进行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无法让所拥有的知识形成一条线,那么你的理论无法形成体系。

B.体系者的理论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之下,具有非同一般的严密性,比如黑格尔的理论体系。

C.思想完美者创造学说时都会自觉生成体系,他们比那些只创造一些格言的人更有影响。

D.人的思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可以产生出创造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分别在很多知识点上进行阐述,观念很多,观念之间互相并列,之间没有内在逻辑关系,则说明知识未形成体系。

B.“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思想形成体系,理论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C.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体系的建立者,只能来自另一个没有建立体系的理论。

D.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等的人,要想长久地被人们记住,就必须创造体系和完整庄严的学说。

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一般人把阅读产生的快感、联想当作美感,学者们则认为考据和批评就是欣赏,二者都是误解。

B. 学者们埋头旧书籍、资料来寻根究底,下一些考据学的功夫,获取相关历史知识,这些工作对于欣赏是有帮助的。

C. 从欣赏层面来说,了解作品的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并没有进入作品本身,也不可能获得美感经验。

D. 真正走进文艺的领域,则欣赏《洛神赋》,就弄清曹植和甄后的关系;欣赏《饮酒》诗,就考定原本中到底是不是“悠然见南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苦心孤诣拉史实来附会;止步于考据,而不进行深入领略:这些说明富于考据癖的学者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

B. 衡量一切作品,全用心中预存的几条纪律,把“我”和作品割裂开来,以纪律代替欣赏,这是被称作“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缘由。

C.“法官”式的文学批评者秉承亚里士多德提出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的看法,因此认定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不是一部悲剧。

D. 印象派的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是艺术的、主体的,重视艺术直觉和个人的嗜好,物我合一,因而,更容易得到美感体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派别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同:“法官”式的批评认为美丑有普遍的标准,印象派则认为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B.“批评的态度”对待文艺作品,总是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冷静而不杂情感,因而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

C. 认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有的人又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这两种现象都是错误的。

D. 内行和外行遇见同一个作品各有各的印象,欣赏和评价也不一致,但无论如何,文学批评都应该说出感受美丑的道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对文中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B.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C.籍吏民:官吏、百姓的户籍。

D.约为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婚姻: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三、诗歌鉴赏(11分)

5.(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5分)

6.(5分)完成下列填空。

(1)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6)     ,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

(7)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8)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论语•季氏》)

五、单选题(9分)

7.(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选择对其中人物称谓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一)3月14曰下午两点三刻,当我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二)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A.第一段文字中“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许马克思的崇高地位,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钦佩和崇敬,也说明了恩格斯的谦虚美德。两处用“他”同是指代马克思,这里主要是客观陈述事实,所以用第三人称“他”;同时也含有演讲者理智、冷静的叙述中的惋惜之情。             

B.“这个人”起强调作用,后面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纲,从现实和历史两个层面强调了马克思独一无二的崇髙地位。“这位巨人”从未来层面评价马克思的崇髙地位和影响。             

C.第二段文字中“君”在古代一般是对对方的尊称,这里第一个“君”是女主大公对自己丈夫的尊称,第二个是对自己婆婆的尊称。             

D.第二段文字中“妾”的本义是“女奴”,后来专指旧社会一夫多妻制下除正房妻子以外的小老婆,这里是诗中女主人公对自己的谦称;文中“妇”指“媳妇”,女主人公在这里主要是表明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身份,所以不用“妾”;文中“公姥”指公公婆婆。

8.(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B.箱帘六七十             

C.匪来贸丝              D.屈心而抑志兮

9.(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意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木版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              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木版年画上。特别是在           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木版年画往往是进行民间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             。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               的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  ),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多姿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

B.丰富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

C.丰富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

D.多姿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工具。

B.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传播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C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平台

D.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木版年画是农民的始作俑者

B.农民是木版年画的销售者

C.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

D.木版年画是农民的消费者

六、语言表达(6分)

10.(6分)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

③     。

七、名著导读(6分)

11.(3分)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

(《论语•为政篇》)

(1)在孔子看来,“好学”的人,不能苛求      方面的享受,而应该注重     方面的培养。

(2)孔子认为要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孝?请结合上文加以简述。

八、作文(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办。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 成为两弹一星元勋、100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

    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性格。

    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中学生”为主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

要求:选择上面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9分)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里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

    斯坦福大学专家来沃尔•哈斯蒂也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而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而乔治•梅森大学专家瑞贝克•高尔丁则提出“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

    由于“大数据”炙手可热,数据的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也成为噩梦,全球各地不时发生的个人信息被盗,可被看做“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生活的伤害,而“维基泄密事件”则提醒强力部门和各国政府,“大数据”的魔力同样会对强者构成威胁。

(《国际先导报》2013年7月5日,有删节)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险大数据”的内容的一项是 A 

A.“所有数据的汇拢”使随机抽样中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变得不重要。

B.如果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会可能导致“灾难性大数据”出现。

C.“大数据”理论需要海量数据都是以事实作基础,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都是真实的。

D.“大数据”一旦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不但对个人生活,甚至对各国政府都会带来伤害。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阐述,不符合愿意的一项是 C 

A.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固然给你带来方便,但数据的流失、泄露和被人私下买卖,也可能成为你的噩梦。

B.“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传输的网络服务,赋予了“大数据”的商业资本价值。

C.“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收集者不负责任地“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

D.“大数据时代”根据“是什么”来下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里动机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与传统的随机抽样相比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在数字化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更精确、更有预见性的结论,数据的搜集、归纳和分析也变得方便起来,因此,传统的数据抽样的准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等要素的地位有所降低。

B.“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就是说在“大数据”中找自己需要的小数据,这就需要使用者耐心、细致地去寻找,需要顽强的毅力。

C.数据提供者提供的数据有时不够全面,搜集者有个人的偏见和筛选角度,往往导致“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以至得出的结论似是而非,好像都是正确的。

D.适应时代发展,提醒人们小心应对“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运用上趋利避害,这是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对人们的告诫。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推断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选项是从“大数据能够使抽样更精确、更有预见性”来表述的,而不是“危险大数据”的概念,见原文第四段。

(2)C.因果关系错,“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数据本身有问题,更可能是提供者先造假,原文第二段为“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第六段“‘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

(3)B.“需要顽强的毅力”于文无据。

答案:

(1)A

(2)C

(3)B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

曹文轩

 

    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下,体系者的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而非体系者由于观点之间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往往矛盾百出,到处可见漏洞。黑格尔等的体系一丝不苟、密不透风,自然无懈可击。他们的体系也许是反动的,但就体系本身而言,我们不可指望能以用它的矛戳它的盾的路数将其击毁。数学般的演绎,杜绝了这种可能性。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内部,而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非体系者则必然常常陷于以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的尴尬处境之中,他们被粉碎,只需自己的力量就足矣。

    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但一个思想完美者在进行学说的创造时,总会自然生发出体系,甚至连那些反体系的人都生发出了体系,如尼采。

    没有创造体系的人,是不可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位置的。他们曾经因为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一些切中时弊的观点,一些很让人过瘾的俏皮话,也在短暂的时间中被人们注意过,但终因他们只是只言片语的玩闹,使人们对他们失去了耐心,或因人们终于觉察到他们在学识上与体系者不可匹敌,而被遗忘了。而那些创造了体系的思想家们、美学家们,却因为他们完整庄严的学说,被人们记住了。

    体系有助于人类思维的严格训练。人类的一般思维有着种种毛病:浮光掠影、混乱、含糊、自相矛盾……因此,一般思维少有成效。创造了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们,是在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出现的。体系正是这种严格训练的结果。

(节选自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体系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其中有多少观念,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体系的引力之外。

B.体系和非体系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理论建设存在着并列关系,后者的理论存在着母子关系。

C.非体系者他们的思想中也有许多闪光点,但因为他们的知识只是无数个不接壤的点,也就意味着那个人的知识方面很稚弱和生疏,没有形成体系。

D.非体系者的观点之间由于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所以他们必然常常陷于矛盾尴尬的境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如果你在进行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无法让所拥有的知识形成一条线,那么你的理论无法形成体系。

B.体系者的理论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之下,具有非同一般的严密性,比如黑格尔的理论体系。

C.思想完美者创造学说时都会自觉生成体系,他们比那些只创造一些格言的人更有影响。

D.人的思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可以产生出创造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如果分别在很多知识点上进行阐述,观念很多,观念之间互相并列,之间没有内在逻辑关系,则说明知识未形成体系。

B.“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思想形成体系,理论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C.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体系的建立者,只能来自另一个没有建立体系的理论。

D.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等的人,要想长久地被人们记住,就必须创造体系和完整庄严的学说。

【分析】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①审题划重点,②通读标段号,③定位划重点,④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解答】(1)B  张冠李戴,根据文中第三段的内容可知,作者表达的观点是:“体系理论存在母子关系,非体系理论存在并列关系.”

(2)C  “都会自觉生成体系”以偏概全,文章的第五段是“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思想完美者创造学说时并非都是自觉的.

(3)C   无中生有.作者的观点在文中的第五段,是“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内部,而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而不是“另一个没有建立体系的理论”.

答案:

(1)B

(2)C

(3)C

【点评】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论述类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一般人把阅读产生的快感、联想当作美感,学者们则认为考据和批评就是欣赏,二者都是误解。

B. 学者们埋头旧书籍、资料来寻根究底,下一些考据学的功夫,获取相关历史知识,这些工作对于欣赏是有帮助的。

C. 从欣赏层面来说,了解作品的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并没有进入作品本身,也不可能获得美感经验。

D. 真正走进文艺的领域,则欣赏《洛神赋》,就弄清曹植和甄后的关系;欣赏《饮酒》诗,就考定原本中到底是不是“悠然见南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苦心孤诣拉史实来附会;止步于考据,而不进行深入领略:这些说明富于考据癖的学者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

B. 衡量一切作品,全用心中预存的几条纪律,把“我”和作品割裂开来,以纪律代替欣赏,这是被称作“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缘由。

C.“法官”式的文学批评者秉承亚里士多德提出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的看法,因此认定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不是一部悲剧。

D. 印象派的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是艺术的、主体的,重视艺术直觉和个人的嗜好,物我合一,因而,更容易得到美感体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派别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同:“法官”式的批评认为美丑有普遍的标准,印象派则认为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B.“批评的态度”对待文艺作品,总是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冷静而不杂情感,因而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

C. 认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有的人又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这两种现象都是错误的。

D. 内行和外行遇见同一个作品各有各的印象,欣赏和评价也不一致,但无论如何,文学批评都应该说出感受美丑的道理。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D.“真正走进文艺的领域”表述有误,原文第二段为: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2)C.“因此认定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不是一部悲剧”分析有误。《麦克白》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3)B.“因而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无中生有,分析有误。

答案:

(1)D

(2)C

(3)B

【点评】从高考来看,论述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

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

4.以偏概全;

5.张冠李戴;

6.因果颠倒;

7.误划类别;

8.无中生有;

9.偷换概念。

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对文中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B.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C.籍吏民:官吏、百姓的户籍。

D.约为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婚姻: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籍吏民封府库”为两个并列短语,前后中间停顿,排除ABC;故选:D 译文为:我入关啊,一点东西都不敢去碰,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登记,封存府库,是为了等待将军(项羽)的到来。

(2)C籍吏民:登记官吏、人民。籍,就是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

(3)C“不知如何是好”错,张良给刘邦出了关键的一计。原文为“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4)①之,到;私,秘密;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译文为:项伯连夜赶到刘邦驻军地,秘密地见了张良,把事情完整地告诉了他。

②所以,…的原因;出入,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译文为: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流寇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答案:

(1)D

(2)C

(3)C

(4)①项伯连夜赶到刘邦驻军地,秘密地见了张良,把事情完整地告诉了他。

②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流寇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译文:楚国的左尹官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素来和留侯张留交好。张良此时追随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奔驰到刘邦军中,私下见了张良,详细地告诉了他这件事(项羽欲杀刘邦),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他对张良说:“不要跟他(刘邦)一起死了啊。”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如今沛公有急难,我逃去是不义的,不能不告诉他。”张良于是进入军营,把详情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道:“那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定下这个计策?”刘邦说:“有个杂种跟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就可以在整个秦地称王了。’所以我听从了。张良说:“您估计您的军队足以和项王匹敌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实在是不能,那该怎么办?”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往?”张良说:“秦王为政时,他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如今事情紧急,所幸有他来告诉我。”刘邦问:“他和你谁的年纪大?”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帮我请他进来,我会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了刘邦。刘邦捧着酒器祝愿项伯,还约定为亲家,并说:“我入关啊,一点东西都不敢去碰,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登记,封存府库,是为了等待将军(项羽)的到来。我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别的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日夜夜盼望将军的到来,哪里敢有反叛?希望您能详细地告诉将军,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他对刘邦说:“明天不可不早来,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的。”于是项伯又连夜赶回,到了军中,把刘邦的话详细地告诉了项羽,又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哪里敢进来?现在他有大功却要杀他,这是不义的,不如趁机友善地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点评】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三、诗歌鉴赏(11分)

5.(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分析】《军城早秋》是唐代将领严武的诗作.此诗描写作者率领军队与入侵的吐蕃军队进行激烈战斗的情景.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在对敌作战中的警惕性,以及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格调高昂,读来使人振奋.

【解答】(1)分析景物特点,注意意象的特点.前两句中涉及的意象有“ 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由此可见,这些意象都是边塞特有的,而且具有阴沉凝重的特点,再结合后两句写的是激烈的战争,可以推知这里的景象是暗示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分析是抓住关键词语“催”“追”“莫遣”,由此可见作者昂扬的情怀和战斗必胜、全歼敌军的决心.

答案:

(1)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参考译文:

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

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赏析:

这首《军城早秋》,一方面显示了严武作为镇守一方的主将的才略和武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这位统兵主将的词章文采,能文善武,无怪杜甫称其为“出群”之才.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中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

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的跳跃.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一个闭目塞听、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主将,是断然不会打胜仗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写得出的.

【点评】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默写(5分)

6.(5分)完成下列填空。

(1)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孟子》)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

(4)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6) 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

(7)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8)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夕揽洲之宿莽(重点字:揽)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重点字:莩)

(3)猿猱欲度愁攀援(重点字:猱)

(4)无边落木萧萧下(重点字:萧)

(5)银瓶乍破水浆迸(重点字:浆)

(6)乘彼垝垣(重点字:垝)

(7)雕栏玉砌应犹在(重点字:砌)

(8)而在萧墙之内也(重点字:萧)

【点评】《论语》中的名句辑录: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五、单选题(9分)

7.(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选择对其中人物称谓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一)3月14曰下午两点三刻,当我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二)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A.第一段文字中“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许马克思的崇高地位,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钦佩和崇敬,也说明了恩格斯的谦虚美德。两处用“他”同是指代马克思,这里主要是客观陈述事实,所以用第三人称“他”;同时也含有演讲者理智、冷静的叙述中的惋惜之情。             

B.“这个人”起强调作用,后面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纲,从现实和历史两个层面强调了马克思独一无二的崇髙地位。“这位巨人”从未来层面评价马克思的崇髙地位和影响。             

C.第二段文字中“君”在古代一般是对对方的尊称,这里第一个“君”是女主大公对自己丈夫的尊称,第二个是对自己婆婆的尊称。             

D.第二段文字中“妾”的本义是“女奴”,后来专指旧社会一夫多妻制下除正房妻子以外的小老婆,这里是诗中女主人公对自己的谦称;文中“妇”指“媳妇”,女主人公在这里主要是表明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身份,所以不用“妾”;文中“公姥”指公公婆婆。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要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分析。

【解答】D.文中“公姥”本指公公和婆婆,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婆婆”。

故选:D。

【点评】结合教材和课外阅读,积累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紧密联系语境理解称谓的含义。

8.(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B.箱帘六七十             

C.匪来贸丝              D.屈心而抑志兮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解答】A.“章”通“彰”,明显;

B.“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C.“匪”通“非”,不是;

D.无通假。译文: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

故选:D。

【点评】常见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滕王阁序》)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滕王阁序》)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机”通“几”(《滕王阁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师说》)

或师焉,或否焉:“不”通“否”(《师说》)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六国论》)

9.(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意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木版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              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木版年画上。特别是在           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木版年画往往是进行民间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             。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               的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  ),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A.多姿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

B.丰富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

C.丰富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

D.多姿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工具。

B.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传播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C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平台

D.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木版年画是农民的始作俑者

B.农民是木版年画的销售者

C.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

D.木版年画是农民的消费者

【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答题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因为词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2)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文段大意,理清结构层次,然后根据前后语境,推测空句的内容和句式,注意关联词和标点符号。

【解答】(1)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辞旧迎新,指的是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即庆贺新年的意思。

迎来送往,指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无所不包,是指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无所不有,是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

绘声绘色,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第一空处形容木版年画的题材,应用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丰富多彩”,不能用形容颜色形态多样的“多姿多彩”。第二个空处用来形容比“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更重要的日子,应用“辞旧迎新”,而不能用形容忙于交际应酬的“迎来送往”。第三空处“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的成语应用“无所不包”,而不能用含有贬义色彩的“无所不有”。第四空处用来形容“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应用成语“绘声绘色”,而不用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的“绘声绘色”。

故选:B。

(2)此句存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和主宾搭配不当的语病。“木版年画”应是工具而不应是平台,故BC项搭配不当,应排除。“文化艺术”后缺“传播”一词,成分残缺,而且“民间”表范围,应放在“是”的后面,另外,依据递进语意,“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语序不当,应调整句中语序为“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排除A项。

故选:D。

(3)补写句子一定要结合语境,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瞻前顾后,前后勾连。此题中,由括号前的“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和后文“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可知括号内的主语应是“农民”,其内容应与创作有关,而非“始作俑者”“销售者”“消费者”,故排除ABD三项。

故选:C。

答案:

(1)B

(2)D

(3)C

【点评】补写的答题策略:

①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②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③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④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六、语言表达(6分)

10.(6分)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

③ 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基本意图以及题干表达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故可以具体表达为“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答案:

②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七、名著导读(6分)

11.(3分)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

(《论语•为政篇》)

(1)在孔子看来,“好学”的人,不能苛求      方面的享受,而应该注重 德行 方面的培养。

(2)孔子认为要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孝?请结合上文加以简述。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语》的综合理解能力,首先应建立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其次注意看清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润色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作答。

【解答】(1)根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确定“好学”的人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这两方面体现的是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故第一处是物质生活;根据“就有道而正焉”可看出“好学”的人应该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去学习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可确定第二处应是个人德行精神方面的培养。

(2)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认为 现在所谓孝顺,以为能养父母则可。可是人也都能做到饲养狗与马。要是对父母没有敬意,那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所以在孔子看来不仅要强调对父母的物质关爱,更要尊敬他们,也就是要给与精神上的关爱,所以真正的孝要强调对父母与长辈不但要物质方面的照顾更要有精神方面的关爱。

答案:

(1)物质生活        德行(道德品质、精神生活)

(2)对父母及长辈,既要“养”(物质上的照顾),还要“敬”(精神上的关爱),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孝。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奉养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要饲养。父母和狗马都能养活,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话,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综合理解能力,考生在做题前,应该先理解文句,简单的翻译,然后再根据题干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回答时尽量做到语言通顺、有文采。

八、作文(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办。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 成为两弹一星元勋、100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

    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性格。

    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中学生”为主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

要求:选择上面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首先总结“西南联大”的成就,然后总结出六中精神,根据这六种精神可以归纳整合进行立意,西南联大六种精神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国家社会意识方面,一类为个人的理想抱负方面,一类为性格、品质方面。立意时最后不要跨类立意,那样会显得牵强。行文时应紧扣班会的主题内容,将西南联大精神与新时代中学生成长相联系,并注意发言稿的对象,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联系。

参考立意:

1、家国情怀、社会承担:直面困难,勇于担当;

2、学术抱负、远大志向:坚守理想,立志成才;

3、乐观心态,坚毅性格:积极乐观,面向未来。

【解答】

让理想永驻心底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给大家发言的题目是“让理想永驻心底”。

       仰望星空,在那繁星的里面,埋藏着一个历史的发动机,驱动着人类的发展。这就是理想。

       人活着,总要有一个理想。如果把人生比作杠杆,理想则是它的“支点”。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理想是阳光,照耀着我们的生活。生活的理想是为了更理想的生活,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在通往理想的路途上充满着辛酸,密布着荆棘,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胜利的实现。理想,象征着满载希望的未来。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又各不相同,有的崇高,有的卑微;有的符合客观实际,有的流于幻想;有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有的追求精神上的欢愉。崇高的理想会使人奋进,而卑微的理想只能使理想化为虚幻。正如高尔基所言:一个人追求的理想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

       因为理想,使我们的生活不再感到空虚,他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他使我们有了追求。

       因为理想,于是有了愚公移山的坚定,夸父逐日的执着;因为理想,于是有了雄鹰的展翅高飞,风帆的远涉重洋,古树的遮天盖地……

       因为理想,于是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因为理想,于是成就了爱迪生“发明大王”的称号;因为理想,于是有了莱特兄弟制造飞机的成就。

       因为理想,使我们敢于向困难挑战,才有了宋濂“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的求学精神,才有了匡衡“凿壁借光”的佳话……

       仰望星空,我看到了越王勾践率领三千精兵奔赴吴国,看到了诸葛孔明火烧赤壁的雄伟,还看到了……

       那么,就让理想时刻提醒我们,让我们为理想而奋斗,不要让时间冲淡我们的理想,让理想永驻心中。

       星空依旧是那么的明亮,那台历史的发动机,驱动着我们的心,让心为之震撼,它点缀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心灵点缀着世界。

       第一道曙光射过苍穹,笼罩着的黑夜,已悄然退去,天空显得格外明亮,在太阳与大地相交的地方,传来一句熟悉的声音:让理想永驻心中……

       猛然间一觉醒来,抖落了一身压抑。朦胧间感觉到,理想,就在你我心中……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写作时可先依据任务梳理材料,选定角度,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或观点。然后从材料出发,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标题)。再依事设问,列好提纲,分层论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